部分国企招待费由数亿元归零物业
2022-02-22 来源:开平租房网
中国上市公司最近纷纷发布201 年度业绩,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不少公司去年成绩单却依然令人惊喜。不过,细读之下,个别公司财务报表中关于 业务招待费 的变化却令人疑窦丛生。
截至目前,共有超过2500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报告,包括一些国有企业在内的60多家公司201 年度 业务招待费 由上一年度动辄数亿元突然归零。
这些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支出的显著变化对股东和公众应是好事,但是,个别公司的 管理费用 却同时大幅增长,一减一加之间,足堪玩味。
在公司财务报表中, 业务招待费 是 管理费用 会计项下的其中一个明细项,一些公司 业务招待费 从表面上看是减少了,但另一个明细项 其他费用 却相应增加了。到底 业务招待费 是少了还是转移至 其他费用 名下,恐怕只有公司管理层才知道。
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 业务招待费 成为敏感词,是公司治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一种倒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违反了股东和公众的知情权,有规避公众监督之嫌。
在正常的商务和公务往来中,上市公司产生 业务招待费 并不奇怪,只要支出合法合规、适度有据,股东和公众也能理解,怕就怕一些上市公司打着 其他费用 的旗号,行大吃大喝、公款消费之实,形成 歌舞酒水里的猫腻 和 舌尖上的腐败 。
自从中共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款消费、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 三公 支出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上也形成监管公款吃请的强大舆论压力。
业内人士预计 业务招待费 的信息披露事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和公众知情权,因此,变换名目、让相关信息 人间蒸发 不是上市公司对待外界监督压力的正确态度,把正常开支晒在阳光下才是正路。
针对外界质疑,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该对如何统计 业务招待费 出台统一规范或指南,堵塞可能存在的巧立名目、变相公款吃请等漏洞。
一些上市公司 业务招待费 突然归零所引发的争议与猜测,但愿只是外界 疑心生暗鬼 的无谓担忧,而不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 的掩耳盗铃式遮掩。
股东和公众需要上市公司就此给出清楚明白的交代。新华社 陈思武
西安男科治疗医院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铁岭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
- 下一篇
- 部分地区创新生态葬方式扫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