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依据有哪些
2022-01-02 来源:开平租房网
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依据有哪些?
1、首先是侵权法第七章“医疗损害”。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
【为您推荐】荣县律师 嵊州律师 蒲江律师 永昌县律师 南湖区律师 涿州市律师 海珠区律师
我国的法律针对医疗纠纷做了具体地规定,在患者与医疗机构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如果患者能够对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一些了解
,就可以在后面的诉讼过程中更加从容。那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依据有哪些?律师365下面就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一、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依据
1、首先是《侵权法》第七章“医疗损害”。主要注意的点有:
(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
(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
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
3、最后有两个注意点:一是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还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二是医疗事故是举证倒置,即医院对其没有过错承担证明。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的方式有三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或者一种调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进行调解。调节方式如下:
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
2、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司法鉴定
如果纠纷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结果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司法鉴定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3、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法律诉讼
司法鉴定之后可以进行法律诉讼,法院判决之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期间原一审判决不生效。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上诉期满未上诉或两审终审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为您整理的处理医疗纠纷法律依据以及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相信会对您了解医疗纠纷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在实际医疗纠纷的处理中,当事人一般都会选择起诉至法院,由法庭对医疗事故中的进行判定。所以,当事人应主动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以争取在诉讼过程中为自己取得最大的权益。
延伸阅读:
医疗纠纷中医院如何举证?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关节僵硬怎么治疗咽喉肿痛怎么治疗
经常闹肚子
-
- 下一篇
- 如何判断手术医疗过错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