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知识

高考加油信托业曾六次整顿7万亿规模再次进入风险高魏家

2020-07-17 来源:开平租房网

中国行业自1979年复业以来,先后经过六次较大的整顿。这个过去被边缘化的行业,正在扭转众人眼中“坏孩子”形象,成长为中国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2013年,狂飙至7万亿的信托业再次进入风险高发期,过往的六次整顿会否让行业加强自律?

第1次

1982年整顿重点

清理非金融机构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改变信托机构过多过乱的局面。

1982年底,全国各类信托机构发展到620多家,进入了第一次蓬勃发展期。彼时,一方面与原有的银行业务抢资金;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又超越了信托范围,开展银行信贷业务。提示一:欢度佳节

1982年4月国务院对信托业务进行了第一次整顿,规定“除国务院批准和国务院授权单位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外,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办理信托投资业务。已经办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限期整顿。信托投资业务一律由或央行指定的专业银行办理。

第2次

1985年整顿重点

国务院要求银行停止办理信托贷款和信托业务,已办业务应加以清理,重点指向那些不规范经营的信托业务。

1983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出“凡是有利于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有利于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的各种信托业务都可以办理”,信托业出现了又一次高潮。

信托业这一轮的扩张基本上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复,最终的结果是再次促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热现象,导致货币市场信贷失控和货币投放失控。1984年底,随着经济紧缩,央行再次将信托业作为清理整顿的重点,信托业第二次全国性整顿就此展开。

第3次

19884651年整顿重点

清理整顿金融信托公司,致使信托投资公司从745家锐减为360家。

1986至1989年,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在搞活银行的主导思想下,把信托业作为“搞活”的主要途径,信托业的发展再次掀起高潮。

严重的通胀势头,使信托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新的信用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信用结构。为此,国务院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又一次将清理整顿金融信托机构作为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重要措施。

第4次

1993年整顿重点

信托业和银行业分业经营。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包括信托投资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筹备和设立均需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和核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1992年,为期三年的全国经济治理整顿宣告结束。邓小平南下视察之后,随着开发区、房地产、集资“三热”的兴起,信托机构不仅数量在增加,经营也日益不规范。

1993年6月,中央决定进行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对信托业的第四次清理整顿正式开始。这次清理整顿的重点是切断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资金的联系,要求银行不再经营信托业务,银行与信托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第5次

1998年整顿重点

重新规范信托投资业务范围,实现信托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业内人士将此次整顿称为“推倒重来”。

由于业务定位不明确,许多信托投资公司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甚至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中农信、中创、广国投等公司纷纷破产。

由此,第五次整顿启动。到2001年《信托法》颁布之前,有210多家信托机构退出市场,59家获准重新登记,13家拟保留未重新登记。重新登记公司消化历史负债2000多亿元,并按新规则规范开展业务。信托业全行业事实上已经处于“歇业”状态。

第6次

2007年整顿重点

对信托业实施分类监管,信托公司或立即更换金融牌照,或进入过渡期。

2007年3月1日,信托两新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信托业第六次整顿正式拉开帷幕。根据通知,监管层对信托业实施分类监管,信托公司或立即更换金融牌照,或进入过渡期。新规下发之后,各大信托公司开始轰轰烈烈的实业清理。

济源男科医院哪家好
肝癌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