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知识

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是怎样的

2020-06-26 来源:开平租房网

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是怎样的?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一) 配偶(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四) 兄弟姐妹(五) 祖父母、外祖父母。

热门城市:珠海律师 西安区律师 西安区律师 雄县律师 东宁县律师 东丰县律师 涿州市律师 林口县律师 东辽县律师

继承权是指有权继承金钱、房产等财产的合法权益但前晚因白血病复发抢救无效离世。,对于继承权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对于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很多人都不清楚,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律师365整理了相关资料,详细请阅读下文。

一、继承权顺序是怎样的

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

。被继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可以同时继承遗产,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先后顺序,依次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10条把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加以规定: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时,婚姻法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也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时,或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对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可见,继承开始时,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是现实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只是一种可能性,它要成为现实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什么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哪些人可享有继承权,可作为遗产的继承人。我国继承法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

1、配偶。

2、子女。《继承法》第10条中明确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化纤的不贴肉,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我国《继承法》第10条3款规定:对子女遗产享有继承权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

儿媳和女婿是公婆和岳父母的姻亲,彼此不发生法律上的抚养、赡养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情况下,亦不产生继承权的问题。但为了鼓励那些照顾、赡养公婆和岳父母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和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是否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从赡养的时间、内容等方面认定,主要指长期提供生活上的经济帮助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主要扶助。

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律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并不是说谁都有权继承,当然,被继承人也有权立遗嘱,明确规定继承人是谁,当没规定的时候,则根据法律规定的来确定继承人。更多资料你可以咨询律师365的三沙律师。

延伸阅读:

法定继承的遗产的适用范围以及分配原则

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及相关案例

表兄弟姐妹是法定继承人吗,继承与遗嘱有什么区别

老年人厌食症原因
手指戳伤怎么处理
治疗静脉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