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准备

政策筑绿.源泉

2021-03-13 来源:开平租房网

????冠军单曲《可惜不是你》再引大合唱 “曹氏”唱腔演绎音乐之声经典Jingle一系列政策的制定,经济策略的推出,都使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我国的大地上像星星之火般燃起并蔓延着。但是,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速度已经由不得我们的推进太过迟缓,需要政府制定更为详实、细致、具体的政策,比如财政上的补贴,拿地时的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引导更为庞大的企业群体参与其中。 199 年,黄振利与几个人合伙,凑了20万元,开办了一个液体磁化涂料厂。公司规模不大,生意却不错。但涂料产业一直在打价格战,呈现恶性竞争的态势。黄振利意识到,这样下去对公司发展不利。用学的名词陈述,就是“不能在红海中发展,而要发展蓝海战略”。 一年后,“九五”计划中有关节能的要求改变了他和公司的命运。他看到的一个报告指出,建筑能耗最大,占国家总能耗的40%。其中,墙体围护结构不合理是建筑能耗的最大问题,约占建筑能耗的40%。 由于先前搞过基建,在墙体施工上有些经验,他决定介入墙体节能市场。他发现白泡沫对环境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利用垃圾废料做外墙外保温的原料。就这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应运而生。 黄振利的故事反映了政策的导向作用,而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能逐步发展壮大,也是因为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正是政府的大力推动,各项政策的引导,使得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大地上像星星之火般燃起、蔓延。 自上而下的运动 追溯我国绿色建筑的示范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 年设计的第一幢超低能耗示范楼和2004年1月竣工的中美节能示范大楼绝对要被载入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清华节能楼还是中美节能示范大楼,都得到了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这正代表了中国绿色建筑运动的时代特征:自上而下。 在国外,绿色建筑大多由NGO(非政府组织)发起,公众群起响应,而中国的NGO并不发达,绿色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因此只有靠政府的推动,让这场运动从政府官员一直普及到普通老百姓,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运动。 如果将原建设部于2005年下发的《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作为绿色建筑可供借鉴的方针政策,我国的开发商和建筑师有政策可鉴的年份实在有点短。 而我国首部绿色建筑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已经是2006年 月7日的事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里程碑,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为绿色建筑赋予了明确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此前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有各种版本,甚至有开发商把绿地多也等同于绿色建筑。 此后,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推出首批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工程项目,则给业内树立了实际的标准。

小孩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治疗中风高血压的药有哪些
沈阳妇科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