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接地气转型能否战胜高通
2020-07-08 来源:开平租房网
以PC起家的芯片巨人英特尔正在试图摆脱其老态龙钟的形象,在移动市场和物联、可穿戴等新兴市场发力,甚至一改高傲姿态,主动牵手深圳小厂商力图 接地气 。它引以为傲的 计算力 会再次助它登顶吗?
到目前为止,全球有约6亿台PC使用英特尔提供的服务,最少使用期限为4年,这为英特尔带来的潜在收入超过4000亿美元 这个成绩看上去巨大,但对于PC芯片霸主英特尔而言,其意义顶多是一段颇为辉煌的历史。
2012年11月,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高通在市值上首次超过了英特尔,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保持了这一地位。这被认为是英特尔历史上的一大污点。此前,从1992年开始,英特尔的 最大芯片制造商 头衔保持了20年之久。
这位蓝色巨人命运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急转直下,201 年,时任CEO保罗 欧德宁(Paul Otellini)宣布卸任也是因为没能力挽颓势。
世易时移,在移动互联时代,为了快速追赶已经占据先机的对手,英特尔已不能只专注于PC芯片了, 目前战略最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成为在通讯芯片领域第一位的公司。 英特尔全球总裁詹睿妮(Renee James)明确表示。
除了恶补移动通信,英特尔的第二战略侧重于不同的移动细分市场,打造集成。比如,今年年底即将面世的SoFIA系统芯片上,便体现了这一战略转变:图形、内存、无线等大量模块都整合在了一起。且正契合了Intel(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电子)名字的初衷,即成为一家集成电子设备领域的公司。
尽管英特尔已经在移动领域全速发力了三年,但由于先期的长期缺位,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当年英特尔从PC业务拓展到服务器时,也曾被斥为愚蠢,但最终他们在支持互联和云计算的服务器领域做到了最强。以其目前在中国深圳的一系列动作,和车联、物联、可穿戴设备、游戏等各方面全面开火的状况来看,蓝色巨人打算再次运用手中的最大筹码 多年来积累的 计算力 ,来实现又一次的转型。
深圳改变英特尔
比想象的还离谱。 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移动无线销售部中国区总监赵大勇描述他第一次进华强北的感受是 非常不好 。他看见在华强北出售的平板电脑一水儿背面向外摆,因为正面都长一个样,连摄像头都在同一位置,只有背壳上有些许区别。 当时觉得任务会很艰巨。 从硅谷回到中国的赵大勇在过去两年间亲历了华强北的巨变。
因为价格便宜、产业链强大、出货周期奇快,早在2012年前后,深圳就陆续接到英特尔、高通、三星、思科等大公司抛出的绣球。从三年前英特尔力推 超极本 概念时,深圳小厂家便宜又快速的生产力就震惊了这个国际巨头,随后大笔订单被交付到这些小厂家。
但产品的高度同质化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沉疴。为了给这些中小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让它们专注差异化,英特尔提出了一个 交钥匙方案 ,即向这些白牌(不贴牌或没有品牌知名度)厂商提供非常全面的平板参考设计。这个设计完成度高达90%,且在交付之前就已经进行过全面测试,极大地帮助了中小企业缩短设计和研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同时又留出一定的个性设计空间。
枣庄白癜风治疗医院淮北治疗白癫风医院脾胃虚弱-
- 上一篇
- 游戏-攻略_1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