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融入百姓生活
2020-06-18 来源:开平租房网
以前觉得宪法离我们较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学习宪法,也希望宪法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保护公众权益的利器。 一名大学生的心声,也是广大老百姓的心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在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努力让群众感悟宪法精神,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让宪法融入生活
当河南姑娘王娜娜多年后发现自己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她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当河南青年王帅在上发帖举报当地政府违法征地而被警方千里抓捕时,他感到疑惑,因为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当孙志刚在广州收容站被殴打时最初表示从其南非组件装配厂为Herbert项目提供组件。,他也许不知道人身自由权受到了侵犯,因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违反了宪法。
当今许多事件告诉公众,离开宪法,我们无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总书记曾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0周年大会上指出,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自2014年全国人大决定设立宪法日以来,宪法正慢慢走进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体的生活。
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法官毕东风在办案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一些青少年违法案件。在他看来,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校园普及宪法知识应该成为基层法官日常工作内容,让学生心中早日播下法治的 种子 。
11月26日,随着法槌清脆的敲击声,一场特殊的庭审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开庭,这是2017重庆 12 4国家宪法日 小小法官 体验活动,组委会从报名家庭中选取了10名年龄在8岁左右的小朋友来扮演 法庭 上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证人等,并按照真实法庭的程序进行模拟演示,让她们从小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
《带你走进公益诉讼》《呵护犯罪未成年人成长,检察机关这样做》《一图读懂监所检察》 11月24日,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组织干警到逸园广场开展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月 平安法治乡村行 活动,检察干警现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 000余份,通过提供法律咨询、讲解法条内容、宣传检察职能等方式,引导群众了解宪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1月2 日,西安市高陵区法院组织法官干警参加国家宪法日集中普法宣传活动。法官们从《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合同法》等法律中节选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资料,发放群众学习,现场还讲解公众关心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法律问题,提升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宪法也正在走入学生群体的生活,成为教育 必修内容 。2014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自首个国家宪法日开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在宪法日当天,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这意味着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将在学校的组织下认真研读宪法。可以说,宪法已经成为每一名青少年必须要学习的内容。
郑州大学与传播学院学生王美盼说: 以前觉得宪法离我们较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学习宪法,也希望宪法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保护公众权益的利器。
不仅是宪法日,每一天都应该宣传宪法、学习宪法,尤其注重对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考核,要让公众遵守宪法、敬畏宪法,不让宪法日流于形式。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柔嘉直言。
公职人员要有宪法思维
国家工作人员是最直接的法律执行者和运用者,他们懂宪法、按宪法办事,也是对公共权益、公共秩序的最大保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提出,特别要提升国家各级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提高他们依宪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并指出 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
其实苏州市吴江区三好村9家小轧钢厂都是违法项目,国家公职人员任职时向宪法宣誓由来已久。自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首次确认国家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制度以来,很多国家的宪法都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
如今,河南、江西、内蒙古、浙江、 、西藏、云南、新疆、河北、四川、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陆续制定了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最高检180余名新任和新晋升检察官,身着统一检察制服,面对宪法,高举右拳,庄严宣誓。当天14时许,在最高法院,在近200名社区群众、中高校学生、解放军代表的注视下,包括新任、新晋升法官在内的40余名来自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模范法官在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的带领下,向宪法和国旗庄严宣誓。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指出,宪法宣誓制度虽然只是个形式,但这是宣誓人对宪法的一种表态,是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的现实需要,是将来监督其履行的凭据。
有学者强调,尤其是司法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对宪法宣誓,既体现了宪法是一国根本大法的本质,也体现了党中央推进依宪治国的决心和信心。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继业说,宪法宣誓制度旨在让法官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履行宪法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社会应弘扬宪法精神
正如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11月24日,在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北京市房山区启动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开启法律大篷车,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深入山区乡镇送法下乡。
此外,房山区中小学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早自习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原则和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各普法制单位、各乡镇街道也将按照 谁执法、谁普法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
11月22日,山东省实验小学2017年 12 4 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拉开序幕。自首个国家宪法日以来,该校每年结合宪法日活动主题,学校都会开展系列活动, 请进来 走出去 读起来 讲出来 ,形式丰富多彩,弘扬宪法精神。
学校用剪纸漫画的形式展示《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相关内容,普及法律知识。
大学生陈迪表示, 国家宪法日 还意味着是 宪法宣传日 宪法知识普及日 宪法价值体验日 ,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示范引领,普及宪法知识、培育宪法意识,使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宪法宣传活动中感受宪法的崇高地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俊峰坦言, 中国设立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现实生活中要体验、认知宪法的价值,从而把遵守宪法作为指导、规范行为的最高准则,把维护宪法权威作为神圣的公民。 长期从事法治工作的王文华说。
淄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呼吸内科积食咳嗽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 上一篇
- 北京现代柏利大厦
-
- 下一篇
- 清明祭brbr凄风冷雨哭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