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融资为何迟迟未见改善吗
2022-01-26 来源:开平租房网
中信建投:融资为何迟迟未见改善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两只小脚刚好踩在凸出的店名招牌上 第一,贷款规模低于预期,票据融资依然高增。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0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338亿,但环比少增6830亿。贷款规模环比下降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通常10月贷款要明显低于9月贷款规模,如年10月贷款相对9月贷款规模的50%左右,今年也大致是这一比例。但从同比角度看,因为表外转表内的因素,今年贷款规模要明显高于去年,如月份的新增贷款规模跟去年的比值为1.17,但10月已降至1.05,这正是贷款数据低于预期之处。
第二,表外融资大幅缩减。10月新增社融规模7288亿(旧口径5787亿),同比少增4716亿(旧口径4570亿);按存量计算,社融同比增速10.2%(旧口径8.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旧口径相同)。从结构看,表内人民币信贷同比增加近500亿,但表外融资仍然大幅收缩,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同比少增规模合计接近3300亿。另外,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发债与股票融资)同比少增近500亿,地方专项债少增447亿,也加剧了社融回落程度。
第三,信用困境可能缘于定价机制缺位。银行信用风险偏好较低,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正规途径的资金供应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这不仅是指资金融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担了形成交易市场、发现市场价格的功能,最终确定资金供应方与需求方均可接受的利率水平。当然影子银行的发展容易滋生金融风险,需要治理。但在影子银行治理之后,如何形成新的定价机制,对于不同水平的信用风险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可能对于解决目前的融资困境比较重要。
第四,经济运行仍处于金融周期回落阶段。展望未来,本轮社融增速探底过程可能仍未结束。一方面,过去经验显示,社融增速基本跟房地产调控周期同步,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未放松的条件下,难以启动新一轮年度级别的社融回升周期。另一方面,从宏观杠杆率稳定的视角看,社融增速仍有一定回落空间。如果以社融增速作为金融周期的衡量指标,这意味着目前仍处于金融周期回落阶段。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社融增速大致领先于经济增长个季度左右,这意味着短期经济仍然承压;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相对宽松基调;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通常债券市场的表现要优于股票、商品与地产。
郑州看白癜风专科医院西安看妇科专业医院
益阳白癜风专科
-
- 上一篇
- 中信建投虽超预期高飞不易了
-
- 下一篇
- 中信建投融资减速利率抬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