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签约指南

论语点醒迷津的九句话

2020-04-12 来源:开平租房网

《论语》点醒迷津的九句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等时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要考虑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话要考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肃认真,遇到疑问时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将要发怒时要考虑发怒后有什么后患,见到可以得到的名利要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来看,九思指明了成功之士必须用心思虑的九件事—

视思明

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假虚实。要么放弃了自我的标准,换得一时安稳,却遭受良心的煎熬,痛苦一生。当然,如果是看不清人和事,但是看清了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还是不错,至少能守住自己内心的那块天地。

世间所见,难逃人、事、物看人要看表里,看物要看本末,看事,要看始终,看得透彻,就是要有远见。成就大业者必有远见,刘邦如果没有远见,怎能忍受西楚霸王,怎能屡败屡战,终成就汉室大业。陶渊明如果没有远见,怎能舍弃名利,怎能放弃前途的,来到田园的宁静释然、山林的清新,成就田园诗派的优美恬静…

听思聪

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

郑板桥曾经在衙门休息时,听到窗外竹子发出的萧萧之音 他从竹音中听出了门道,并联想到民间的疾苦,认为这竹音不是风吹竹枝发出的自然声响,倒像是灾难深重的民众,发出的喘息之声、疾苦之声。身为县令的他心系百姓,从自然声响中听出了社会底层的呼声,可谓是听思聪含义的最好诠释。

色思温

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当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发出一些过激言行后,现场的气氛瞬间便会清冷下来,场面尴尬不说,更容易得罪旁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成功之人当如谦谦君子,气可吞山河。

貌思恭

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现今意义上,貌思恭已不仅止于言行,更深层次是对人的尊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从而为自己建设成功之路。

言思忠

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只可惜,有的人阳奉阴违,心口不一,让人感到厌恶。

言行一致,是人立足之根本,一个对自己的话负责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比如秦末项羽帐下的大将季布 因极为讲诚信,留下了千古美名。常言道: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事思敬

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仔细思考,认真做事。抱着敬业的心态,才能做好一件事。汉朝时的苏武,就是一位事思敬”的代表,他奉命出使匈奴,在被扣押后,誓死不投,后被流到北海放羊流放期间,他依旧坚韧,将放羊当成乐趣终于有一天,他回到了汉朝,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苏武牧羊”的美谈。

疑思问

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的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态度,只有懂得不耻下问”才能够

更快的提升自己。

忿思难

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忍让。当然,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内的,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首先是要忍让,其次才是反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知忍”最为著名的当属韩信了,一个人能忍得了胯下之辱”那还有什么可以打败他呢?于是,韩信成为了一代名将。而给他胯下之辱的人,却连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

见得思义

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人,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见利忘义,已是一个时代的潮流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把持自己的内心,利字身旁一把刀,切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竞赛,过程又是千姿百态。当你通往成功的路上有所困顿时,不妨看看这两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领悟九思,将是你成功的不二法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点醒

解释:1.提醒。2.点明。

君子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血栓的前期症状有哪些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治疗福建妇科专科医院

动脉堵塞的治疗方法
身体劳累会阳痿吗
孩子脸发黄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