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房选房

节能减排承诺挑战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2019-12-06 来源:开平租房网

  本讯(作者 姚朝文)当今世界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已经接近了异常危险的 临界边缘 !

  当我这样说的时候,读者朋友们不要误以为是危言耸听,不要以为是2009年欧洲群龙串通美国巨无霸在哥本哈根共同向中国发难的 泛政治化伎俩 ,不要以为是温家宝总理不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 情面 而大张中国国威的表现。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已经做出精确的统计与测算:去年的一百年里,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多,距离地球可忍耐的极限只差1.6℃了。但是,最近十年里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疯狂扩张与人类生活方式的高消耗化趋势的加强,地球的平均温度又上升了0.8℃,也就是说,距离 世界末日 的极限值只差0.8℃了。而科学家们原来认为,只要人类能够足够理性地认识到地球生态的有限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并且采取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措施,这个极限值的到来可以推迟到年之后的。现在我说的不是美国拍摄的灾难影片《2012》,而是世界环境保护组织提交给G20国元首的《地球生态环境危机报告》。正是许多年前世界各国的生态环保专家的共同努力,才发现我们今天的地球是多么危险,各国政府、国际NGO和工商业巨头们的共同与挽救人类于危亡的使命是如此地空前紧迫!

  所以,尽管哥本哈根会谈未能取得共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过进一步的努力,终于在一年后达成了具有约束力的世界性减排任务与排放量可检测标准。这也是中国承诺未来十年将自己的碳排放量减少45%,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平均水准的根本感之所在。

  我国政府近年来在激励环保节能技术开发与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可是,这种国际、国内大背景对于准备实现产业转型的佛山陶瓷产业界来说,这个严峻的国际形势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压力、与危机!

  假如我们真的为了满足减排节能的要求,将佛山陶瓷产业全部转移到内地省份去,佛山的产业损失和相关失业人口增加的问题当然无法回避,同时,我们固然可以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却是以迁入陶瓷的省份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为代价的。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不过是 以邻为壑 而已,把烫手的山芋扔给别人拉倒,至于接棒者该怎么消化这个难题, 不在我界,不关我事 。

  细想来,这种办法其实不是双赢而是双输!真正负的办法应该是加紧研发出节能环保或者可以重复生产、使用、净化的技术,那样一来,佛山的资源不会耗竭,空气和水不会被污染,产业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可以得到保持;迁入陶瓷工厂的内陆省区,也能够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经济效益的持续保障。

  问题的关键是佛山这中国 陶都 肯不肯、能不能搞出这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陶瓷技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创意首先就是一个问题,有了这样的设想后能否变成实实在在的 行动?这种 敢于吃狼桃 的精神和行动能否赢得全行业的协同支持并形成 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机制?如果各家企业都想打各自的 小算盘 ──等别人冒风险开发,我来仿制得利,重复当年玻璃马赛克、瓷片砖、水晶刚玉砖、仿古砖时代的 小精明、大失误 ,我们就会错过这最后的发展机会而等待被淘汰的历史命运!

  问题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政府是否能够切实地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开启道路?政府不应该简单地 逼令 不合格的企业外迁,而需要设立两项基金:节能环保技术开发风险基金与产业升级共同成长基金。前者由政府启动和主导,吸引社会资金、风险投资机构加盟,后者则让 三有 (有资质、有规模、有信誉)企业共同入股,组成 托拉斯 纽带联盟,让它们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的利益共同体,看它们谁还敢再打 小精明 的算盘。#p#分页标题#e#

  在世纪金融大海啸的阴影开始散去的背景下,陶瓷行业的情景正在由温暖变得热燥起来。我们如果能够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性,能够在追求 今天投入一元,明天就要赚回两元 的急功近利心态之外,有几分深远的目光与远大的抱负──不仅仅为自己的企业,也为中国的陶瓷企业、中国品牌国际化中的升级,甚至为地球的处境着想,那么,这样的企业家就不仅仅是商人,而是企业家、人类未来命运的规划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中国气业家和政府官员们何时能够摆脱 带血的GDP情结 而成为健康社会营造者,中国社会就真正地现代化了,真正地发达了、文明了、先进了,也才可以说有可能触摸到 强大 的门槛了!

  因此,世界环保重担对佛山陶瓷业来说既是危机、压力与挑战,更是机会、动力与运气。换到别的城市,想接受这样高水平的煎熬吗?他们还不够格呢!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

微商城登陆
间隙性脑梗死怎么治
宝宝一只眼睛眼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