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房选房

行业联盛万人坑信托骑瞎马

2020-08-18 来源:开平租房网

胡方菊

“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结束了,涉煤的好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而联盛煤业的出事,更让多家金融机构栽进万人坑。

“煤老板”又摊上大事儿了。这位煤老板曾因豪掷7000 万元高调嫁女而在2012 年名噪一时,在眼下则因名下企业山西联盛能源无力还债,不得不将企业甩给法院重整,再次出现在风口浪尖上。而一起被拖下水的则是一批涉煤信托。

风险评估存盲点,早种祸根

据当地法院的公告,山西联盛集团负债近300 亿元,曾为联盛集团提供融资的机构包括信托、长安信托、和中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国开行、晋商银行与几家股份制银行,还有当地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机构。而对于信托投资者来说,联盛危机背后隐藏的兑付危机才是他们真正担心的。

这么多信托公司与银行,同时陷入一家负债累累的煤炭公司,借贷金额最少800 万,最高达45 亿。人们不禁要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信托危机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要想找到根源,我们必须还原当初成立信托时的大环境。”谈到此次被联盛拖下水的涉煤信托时,某信托公司的投资经理这样告诉《CM 华夏理财》。

“这些信托产品的硬伤在于,发行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经济下行的风险。如果发行产品的时候,信托公司对煤炭的走势有一个误判的话,风险自然就高了。”涉嫌放火罪的田某在朝阳法院出庭受审。对于作案的动机上述投资经理告诉,在整个市场都疯狂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冷静。资本市场向来波诡云谲,喜欢风云突变,没有人能成为永远的赢家,尤其是头脑发热者。

有资料显示,2011 年四季度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呈现下滑态势,2012 年下半年,煤炭价格更是“跌跌不休”。“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结束了,涉煤信托的好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

随大流、“抱团取暖”,或许是多家信托踏雷的另外一个原因。认为,2010 至2011 年,山西、内蒙古、贵州等省推进煤炭及其他矿产的资源整合。其中,部分企业为了筹集资金收购资源和提升产能,催生了对矿产能源信托的大量需求。而部分信托公司也希望多发相关产品,业务上上规模,还能多赚管理费。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这是件双方能互利共赢的好事儿。

作为煤老板,邢利斌的“土豪作风”或许是蒙住多家金融机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邢利斌的“土豪”故事始于那场豪华婚礼,而联系到联盛集团近年联盛的“负债大跃进”,不难发现这场婚礼绝非“炫富”这么简单。

当地的官员更是直言不讳,联盛集团从2011 年7 月就开始欠发员工工资。但那时的联盛看起来不差钱。2011 年,邢利斌在6 月和9强化认证之外 月分别向一所政法名校和一所电力大学捐助了500 万;2012 年3 月,邢利斌除了在海南举办豪华嫁女婚礼,还向另外一所大学捐赠了500 万。种种巧合加在一起,人们有理由怀疑邢利斌这些举动是作秀,是在营造“我不差钱”的印象,而炫富正是为企业下一步融资做铺垫。毕竟,银行与信托都喜欢把钱借给有钱人。

受托人不尽职,躺着也得中枪

风控不足是这次涉煤信托的致命硬伤。“这些涉煤信托成立之初,其实并没有考虑好退出方式,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做好风控。”上诉信托公司的投资经理这样告诉。2013 年12 月2 日,吉林信托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所管理的“吉信? 松花江77 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现兑付危机,所涉及的资金额高达10 亿元。

虽然这10 亿元只是联盛能源300 亿资金危机的冰山一角,但是,

它的危机却非常有代表性。

对于可能面临的兑付危机,吉林信托在前述公告中称,公司已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汇报了相关情况并委派专人组成工作小组进行处理。截至公告日,融资方仍表示尽全力筹措资金,偿还信托计划本息。虽然联盛能源有偿还信托计划本息的承诺,不过现在看来上述信托资金何时兑付现在仍是一个未知数。信托产品投资者属于债权人范围,其权利应得到保护。不过,在最后偿还时,仍需看债权顺序。

一般来说,有不动产抵押品的债权肯定比没有的安全。而松花江77 号的风险控制内容一项显示:“本信托计划项目由山西福龙煤化有限公司提供连带保证,由山西联盛实际控制人邢利斌、李风晓提供无限连带保证。”也就是说,这一信托计划并没有不动产作为抵押。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没有有型资产作抵押、只有公司及个人连带担保的信托项目风险较高。其实,即使有煤炭资产作抵押,涉煤信托的风险依然居高不下。

其实,联盛的危机早有先兆。2013 年年初,山西信托为联盛能源发行的一款信托计划就被迫选择延期。为此,山西信托因此发布了延期公告,信托计划延期6 个月。但这一预警信号,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多数相关信托公司的高度重视,只有北京信托未雨绸缪。

2012 年11 月5 日,“北京信托·联盛能源产业投资集

合信托计划”提前结束,并向受益人分配完毕全部信托本金及收益。看来,对于投资者来说,选一个能在风险来临前及时收

手的受托人很关键。

涉煤信托,上山容易下山难

对于信托投资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能否拿回本息。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只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本息均打水漂,投资者只能认栽。虽然信托业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但这多半只是一种销售手段,“刚性兑付”根本不存在依据。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信托产品不能足额兑付的先例。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吉林信托10 亿元的信托计划,如果信托公司履行刚性兑付的承诺,那么,吉林信托肯定得兜底。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刚性兑付只是一句承诺,不是非执行不可,当然,如果不兑付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信誉。

第二,只能拿回本金,勿论其他。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不算是最坏的结果。柳林县法院不仅审核通过了联盛集团的重整方案,还表示,此次重整将确保债权人本金不受损失,且此次重整并非破产清算。据邢利斌透露,联盛集团的重整将协同资产重组共同进行,调整联盛集团的业务方向。法院都出面了,看来投资者有收回本金的希望。

第三,本息均可拿回,这种情况,目前来看有点悬。“煤炭行业有很强的周期性,不排除若干年后行业转暖,投资者不仅可以拿回本金,说不定还可以大赚一笔,但相关产品的周期要足够长,不知有多少投资者有那个耐心。”某信托公司投资经理告诉。CM

朝阳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鸡西哪家白癜风医院较正规
鸡骨草胶囊厂家